综合报道

综合报道

【数智论坛】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师团队赴长沙参加首届数智工科人才培养大会

 
时间: 2025-04-14 作者:

  2025年4月11日至12日,在绿智制造产业学院大力支持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黄继刚,教师李永兵、李学良一行受邀赴湖南长沙参加“首届高等院校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

  本次大会由湖南省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聚焦“AI赋能,智创未来”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行业领军企业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时代数智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与产教融合生态构建。

  4月11日上午,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以“AI大模型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及展望”为主题,深入剖析了智能机器人的技术演进与未来应用场景;新道科技副总裁耿兆强从产业视角提出“产教筑基新工科数智赋能向未来”的实践方案,强调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教育场景深度融合的必要性;天津大学顾佩华院士通过《新工科与新范式:人工智能时代工程教育新转型》报告,详细解读了工程教育体系重构的方法论与典型案例。

  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主任郝志强关于“教育新基建与产教融合纵深发展”的政策解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磊教授对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分析、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吴亮红关于专业集群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经验分享等内容,均为学院教师提供了数智工科教育改革的多元视角。

  4月11日下午,在“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分论坛中,教师们重点学习了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叶秀林展示的“DeepSeek工业大模型服务新质生产力”技术路径、湖南大学蔡立军教授提出的“双一流高校新工科实践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满君丰关于“校园数智工厂实验室”的建设案例。

  通过现场观摩新道科技研发的工业互联网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智能产线数字孪生系统等教学产品,团队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程实践教学的最新成果,并系统记录了企业提出的“硬科技、高复合、善创新”数智人才能力标准。

  4月12日,团队根据大会统一安排,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在盈峰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智造基地,参观了国家级环保装备智能化示范生产线,详细学习了环卫机器人多模态感知融合控制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柔性装配线实时调度系统,以及环境监测装备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平台的运行逻辑,重点采集了智能装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的工业应用案例。

  在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D打印创新中心,团队观摩了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金属材料增材制造全流程,参观了不同3D打印技术的尖端成果。调研过程中,团队结合学院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特色,针对性收集了智能装备研发、工业软件应用等领域的一线技术需求与人才培养建议。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数智化转型对工程教育的颠覆性影响,为学院数智化转型提供了重要参考,未来将持续跟踪产业技术变革动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为培养具备工程素养与数智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夯实基础。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4/22 10:32:37